全球局势日益动荡,截至去年,国家间的武装冲突次数,已升至二战以来最高水平。国防部政务部长朱倍庆指出,各国应把对话放在首位,因为能坐下来谈,是避免冲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
朱倍庆星期一(10月13日)在第26届亚太高级军官研讨会(Asia-Pacific Programme for Senior Military Officers)的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他说,支撑全球稳定与繁荣数十年的国际规则体系,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全球也处在新旧秩序交替的过渡期,而这个转变主要体现在经济、安全和科技三个方面。
经济上,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抬头,安全考量逐渐凌驾市场逻辑,导致贸易摩擦与经济动荡;安全上,国际社会对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尊重正在削弱,全球各地冲突频发;科技上,新兴技术正改变战争形态、重塑战场,混合战、网络攻击、虚假信息如今已成为常态,如果缺乏共同规范,误判的风险只会越来越高。
危机亦是合作契机 中小型国家可发挥影响力
朱倍庆指出,虽然挑战严峻,但“危机往往也是合作的催化剂”。“当各国面对无法单独应对的共同威胁时,总能找到合作空间,哪怕是中小型国家,也能通过集体行动,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
他以新加坡上个月参与发起的“未来投资与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为例说,这个由14个中小型经济体组成的联盟,致力于强化供应链与促进投资,为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合作平台。
朱倍庆也说,中美竞争虽然激烈,但双方也都希望维持稳定、管控分歧。
但他打趣地说:“不过这句话我写了又改,因为每次刚以为局势稳定,美国就又宣布征100%新关税。现在连几周后的高级别对话会不会举行都难说。现实就是这样,在今天这个时代,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他强调,多边体系虽然不完美,却仍是维护和平与稳定的最好工具。“它让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有发声的机会,不会让集体利益被权力政治淹没。”
朱倍庆也说,所有合作的基础,都是对话,即使各国立场不同,能坐下来谈,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那是避免冲突的第一步。“即使意见不合,持续沟通也能建立互信,防止分歧扩大。”
亚太高级军官研讨会 探讨多边合作与区域秩序
为期四天的研讨会由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主办,今年主题为“在变化的世界里,多边合作是最稳的防线”。共有约60名来自20多个国家的高级军官参与,14名主讲者就多边主义、中等强国外交及区域秩序演变等课题分享见解。
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执行副主席王景荣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自1990年代首届研讨会以来,国际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本届主题反映出当今局势的复杂与多变。
他指出,多边合作是一种微妙的平衡,需要汇聚不同国家与背景的观点,寻找共同利益与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