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数间私宅后方的小巷,向来都是当地居民通往大路的捷径,岂料数周前小巷两端被人用铁栅栏和铁网封住,居民不得不绕远路。有人为节省时间,被迫翻越栏杆,数十户居民受影响。

《新明日报》日前接获高文私宅居民的申诉,称在罗比弯(Robey Crescent)私宅后方有一条小巷,已经存在约30年,是大家都以为的“阿公之路”,也是这区居民平日去大路(后港2道)的巴士站或是到对面组屋咖啡店和超市的必经之路。

但从大约三周前开始,这条小巷的前后两端,突然被人在一端安装了铁栅栏,另一端安装了铁网,导致居民必须天天绕路。

居民林太太(49岁)说,自从铁栅栏安装后,她每天都必须绕道而行,导致路程延长约10到15分钟。

她说,住在这里十多年,此前一直都没有问题,所以很惊讶小巷突然被人安装了铁栅栏。

“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走过,不少人经过这里上班或上学,现在突然封起,对我们都造成不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车代步的。”

靠近罗比弯的铁网已经被人拆除,但走到小巷(右)的尽头,仍会被铁栅栏挡住。(庄耿闻摄)
靠近罗比弯的铁网已经被人拆除,但走到小巷(右)的尽头,仍会被铁栅栏挡住。(庄耿闻摄)

记者日前走访时,发现这条捷径的一端位于罗比弯,另一端位于惹兰阿立夫(Jalan Arif)的私宅。靠近罗比弯的捷径被安装了铁网,靠近惹兰阿立夫的捷径则被安装了铁栅栏,且还上锁。

据观察,当时虽是下午且下雨,但在短短半小时内,至少20人途经该处,他们特意绕进去查看捷径是否已“解封”,另两人甚至翻越铁栅栏旁的栏杆后,继续从惹兰阿立夫走往后港2道。

曾走捷径翻越栏杆的居民王先生(75岁)说,他住在罗比弯私宅,要去大路或对面组屋,只能翻越栏杆过去。“幸好我平日有运动,所以身体还算健壮,只要小心一点就没有问题。”

地主曾询居民是否要买下捷径

据他所知,上述捷径是这里的地主所有,对方在约10年前曾询问同一排的居民,要不要将捷径买下来,但他们因认为即使买下后也无法扩建,所以都纷纷拒绝。

“40年前私宅落成后,那条捷径的前身原本是小沟渠,约30年前铺上洋灰变成通道。后来地主来问我要不要买,但我们就算买下来,也是无法扩建的。”

另一方面,记者星期四(11月13日)走访被指是地主的住家时,相信是屋主的儿子出来应门,他没否认铁栅栏是由他们所设。只是当记者询问是否要针对此事回应时,他反问“为什么?”

铁网毗邻住户喊冤

被误会是安装铁网的“罪魁祸首”,多次面对其他人质问,住户大感无奈。

不愿具名的女住户说,由于她罗比弯的住家就在铁网的毗邻,所以自有了铁网后,不少路过的邻居都以为是她安装的,纷纷质问她。“我解释到口水都干了。”

她说,这条捷径的人流量非常高,粗略估计,每天至少有近百名狗主,遛着他们的狗经过这里,还有不少人会途经到对面组屋的超市购物。

“现在封锁之后,对我们都造成不便,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这是地主的权利。”

有居民怒拆铁网

有居民不满,拆除靠近罗比弯捷径的铁网。

据观察,铁网已经被拆卸下来,但并没有被移除。

在这区住了约20年的道菲(33岁)说,过去十多年每天都会经过该处遛狗,现在被封让他们很不方便。

“铁网在安装约一周后就被拆掉,但另一边的铁栅栏则非常坚固,所以拆不掉。”

他指虽然居民可以绕道走远一些,但通道部分路段高低不平,且还有多个阶梯,不便年长者或使用轮椅者通行。

阿裕尼集选区议员张文杰:已联系当局跟进

阿裕尼集选区议员张文杰证实,已经接获居民投报,并已联系当局跟进此事。

张文杰通过电邮回复《新明日报》询问时说,多名居民已经就此事向他投报,显然增设铁栅栏后对这些经常使用这条通道前往巴士站及附近设施者都带来不便。

他说,已经联系陆路交通管理局及土地管理局(SLA)等有关部门,以跟进此事并确定适当的处理方案,目前相关部门也在审查情况。

张文杰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个问题,也会与居民及有关部门保持沟通,直到问题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