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法新电)瑞士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培育出微型脑类器官,作为原始的生物处理器,探索如何驾驭人类大脑神秘的计算能力。
瑞士初创公司FinalSpark的联合创始人乔丹说,他相信未来使用脑细胞的处理器将取代推动人工智能(AI)热潮的晶片。
目前,支持ChatGPT等AI工具的超级电脑使用硅半导体来模拟人脑的神经元和网络,但乔丹说:“与其试图模仿,不如直接用真的。”
FinalSpark先是购入从人类皮肤细胞提取的干细胞,然后对干细胞进行培养,使其发展成神经元,之后再将众多神经元集结成直径仅1毫米的团块,形成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科学家随后为脑类器官接上电极,刺激它对简单的键盘指令作出回应。
生物计算(Biocomputing)的潜在优势之一在于神经元计算信息所需要的能量,远低于数码电脑,而且神经元可在实验室里无限复制,不像目前供不应求的AI晶片。不过脑类器官要与数码电脑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脑类器官由活细胞组成,因此难逃死亡。据FinalSpark介绍,它培育的脑类器官寿命可达六个月。
此外,这些微型大脑是否可能产生意识也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法新社采访的所有科学家都否认这些培养皿中的微小细胞球有可能产生意识。
目前全球有10所大学正在利用FinalSpark的脑类器官进行研究。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员沃德-切里耶以此生物处理器作为机器人的头脑,助机器人分辨盲文字母。他说,当中有不少挑战,包括如何对数据进行编码方便脑类器官理解,以及如何解读脑类器官所发出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