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居民收到免费兑换灭蚊灯传单,国家环境局再次提醒,这些传单并不出自环境局,公众也不应扫描来历不明材料印有的QR码或下载网站链接。

环境局星期三(10月25日)在脸书发文说,当局接获通报,有居民继续收到兑换免费防骨痛热症灯(dengue lamp)的传单。

环境局提醒公众在收到传单或其他材料时保持谨慎并且不要作出回应,尤其是当这些材料来历不明或未经授权。

若想查询有关骨痛热症或其他环境类公共卫生课题的信息,公众应参考环境局网站或社交媒体等官方渠道。

环境局本月13日也发布过类似提醒。

延伸阅读

遭冒用名义发函索取费用 总检察署提醒公众勿上当
遭冒用名义发函索取费用 总检察署提醒公众勿上当
新加坡人很容易骗?
新加坡人很容易骗?

涉事传单至少有两个版本,均以避免蚊虫叮咬为标题,并附上QR码让居民扫描兑换灭虫灯。

其中一个QR码通向的网站,要求公众填写全名、手机号码、生日年份和邮政编码等信息。联系方式将披露给第三方,以让金融服务顾问就财务课题与公众进行20分钟的谈话,随后才能兑换赠品。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财务顾问在公共场所进行营销和相关活动时,应遵守金管局的相关指南,包括确保他们的代表事前明确披露身份和所代表的金融机构。   

若财务顾问聘请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获取潜在客户的联系方式等信息,金管局也要求这些服务提供商在收集客户数据前披露他们是在为财务顾问进行介绍。

金管局建议公众不要回应上述传单在内的匿名广告,因为对方可能未经授权。

收到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可疑广告时,金管局鼓励公众查询金融机构工商名录(Financial Institutions Directory)和经纪注册名单(Register of Representatives),确保这些公司或人员已获授权开展这些活动。公众也应查看投资者须警惕名单(Investor Alert List)。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榜鹅西区议员孙雪玲星期三也在脸书发文,提醒住家收到传单的居民不要扫描QR码,并指这是个骗局或营销手段。警方已接获报案并正在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