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所理工学院今年新推出10门工读课程,为数码、绿色及关护经济领域,培养更多人才。
总理公署部长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孟理齐博士星期三(7月17日)为今年的技能创前程工读课程展(SkillsFuture Work-Study Fair)致开幕辞时,作出以上宣布。技能创前程工读课程展,是一年一度的技能创前程节系列活动之一。
由南洋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以及淡马锡理工学院提供的10门工读课程,多数将在今年10月开课,包括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环境技术与能源可持续性专业专科文凭和老年学(社区健康与社会关怀)专业文凭等。每所学院提供一至三门课程。
技能创前程工读计划自2015年起推行,旨在将课堂学习和在职培训相结合,参与者在至少一年的工读期间,边做边学。他们完成课程后可获得更高的学术资格,也有机会获参与公司聘为全职员工。
孟理齐透露,从最初仅有12个行业的15门课程,这项计划如今扩展至涵盖40个行业约170个课程,让超过1万3000人和逾3000家公司受益。
孟理齐说,工读计划让高等教育学府、学生及企业三赢。除了学校能与行业建立更紧密联系,了解市场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学生能学以致用,企业也扩大他们的人才库。
“在完成工读课程后的六个月内,超过九成毕业生都找到工作。大多数人留在了赞助他们参加课程的公司。”
孟理齐也透露,贸工部近期对在2018年至2021年,参与工读计划的专业专科文凭毕业生进行薪资调查,发现他们在一年至一年半的工读期间,薪资比直接进入职场者来得高。这表明市场认可工读计划的价值。
新科物流首席执行官:工读计划助网罗物流人才
聘有约1100人的新科物流(ST Logistics),是首批参与工读计划的企业之一。过去九年有约60人通过这项计划,到公司学习和顺利取得文凭,如今仍有40多人留在公司。
新科物流首席执行长罗甘纳登(Loganathan Ramasamy)告诉《联合早报》,这计划有助他们网罗物流人才,许多人在工读课程结束后成为正式职员。公司也持续提供培训和深造机会,让他们有更好的职业发展途径。
现年21岁的关慧平去年取得义安理工学院环境与水利技术专业文凭后,同年加入工读计划到检测公司Eurofins Mechem当实验室技术人员。她已在今年4月顺利拿到分析科学专业专科文凭,并即将在8月到新加坡理工大学就读可持续建筑环境系。未来她想要从事环境相关工作。
她受访时说,一年的工读计划让她获益良多,除了对实验室日常运作有所了解外,也掌握行业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