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列“国际客工日”地铁概念列车星期一(12月9日)正式发车,车厢内展示四名客工和外籍帮佣的故事,并鼓励公众向这些为新加坡发展付出的劳动者表达谢意。

配合12月18日的国际客工日,人力部属下的保障、关怀与接触小组(Assurance, Care and Engagement Group,简称ACE)、社会企业Holdinghands Studio和公共交通业者SMRT合作,推出本地首个以客工为主题的概念列车。

列车的六节车厢,以独特的设计向本地客工致敬。每节车厢内张贴着四名客工和帮佣的照片,展示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以多种语言书写了“谢谢您”的暖心语句。车厢地板则印有“开展友好对话”“微笑致谢”等英文短语,鼓励公众对客工的贡献表达谢意。

概念列车从12月9日至22日,在南北线和东西线交替运行,预计两周内有超过20万名地铁乘客有机会“遇见”这四名客工。他们分别是:热爱足球的孟加拉清洁工侯赛因(Hossen MD Ashik,27岁)、喜欢钓鱼的孟加拉电工巴希尔(Basir Uddin,38岁)、 徒步爱好者菲律宾帮佣莱德斯马(Quijano Ruby Ledesma,44岁),以及崇尚环保时装设计的印度尼西亚帮佣里尼(Rini Nurhayati,39岁)。

四人都参加了人力部今年8月举行的客工摄影比赛,并脱颖而出。

延伸阅读

民间成立新基金 资助客工治疗重病
民间成立新基金 资助客工治疗重病
帮佣明年可上课学方言 照顾年长者沟通更顺畅
帮佣明年可上课学方言 照顾年长者沟通更顺畅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星期一在宏茂桥地铁站宣布概念列车正式发车。他说:“我们每年都会庆祝国际客工日,但我们对客工的关心并不仅仅在这一天,概念列车让公众更容易了解客工的生活,也提醒我们,客工群体是本地经济和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