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洪水泛滥日益严峻,每年造成至少25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并威胁区域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到2030年,东南亚的防洪投资须达约160亿元,才能有效防洪。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世界经济论坛及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星期一(6月23日)联合发布《以水推动适应:动员东南亚私营领域参与气候适应行动》报告指出,到本世纪末,东南亚的降雨量料增9%,使防洪负担更重。

未来25年,东南亚主要国家每日降雨量超过20毫米的天数,预计增加25%至50%;与2000年水平相比,单日降雨量料会上升8%。

从社会经济发展、粮食、农业、公共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到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水在自然和人造环境中都发挥关键作用。

报告因此指出,水是推进气候适应工作的起点,也是核心,各方应加强防洪方面的投资。“满足与水相关的适应需求,可以显著推进东南亚整体的气候适应与韧性强化议程。”

延伸阅读

我国约三成面积可高效吸水 防洪能力与纽约孟买多伦多相当
我国约三成面积可高效吸水 防洪能力与纽约孟买多伦多相当
数据众包可助菲律宾应对致命天灾
数据众包可助菲律宾应对致命天灾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3月发布的2024年全球气候情况报告,去年的平均近地表温度比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约1.55摄氏度。

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海洋吸收90%以上人类活动所制造的热量。2005年至2024年,海洋升温速度是1960年至2005年的两倍多,去年录得65年来最高的热含量。

海洋热含量增加导致海水膨胀,加上冰川和冰盖融化,全球海平面持续上升。2015年至2024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以每年4.7毫米的速度上升,是1993年至2002年的两倍多。

新加坡也无法避免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我国早前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就指出,如果碳排放居高不下,新加坡周围的平均海平面到本世纪末可能上升0.54米至1.15米。

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发表2025财政年预算案声明时宣布,政府将为海岸及洪水防护基金再注入50亿元,使总额增至100亿元,以确保建设海岸防护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可持续。

我国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针对海岸防护立法,列明各利益相关方应负起的责任,也为实施海岸防护措施划定土地。拟议在南部濒水区和樟宜推出的海岸防护措施也将在下半年出炉,预计2030年代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