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为年长者打造新加坡式的“退休村”,但这并非一个年长者孤立的居住区,而是把更多的活跃乐龄中心、居家看护与支援服务,以及更方便的医疗护理服务,融入现有组屋区,形成“乐龄社区”,让年长者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乐龄社区”(Age Well Neighbourhoods)将从大巴窑,以及另一两个年长居民较多的市镇开始推行。当局将在这些市镇测试新构想,从中学习哪些做法有效,然后逐步推广。国家发展部和卫生部日后将公布详情。
总理黄循财星期天(8月17日)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这一消息。
随着人口持续老龄化,当局计划在更多社区增加社区关爱组屋(Community Care Apartments)和辅助生活项目,为年长者提供结合居住、看护与社交的服务选项。
不过,社区关爱组屋并不能成为主要解决方案。黄总理说,政府一直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在大巴窑和其他老旧市镇,为年长者提供支持。
因此,政府将借鉴社区关爱组屋的核心特点,并把相同的理念应用在更广泛的邻里社区,从而打造“乐龄社区”。
“乐龄社区”将为年长者提供更多社交的场所,例如设立更多活跃乐龄中心。
借鉴社区关爱组屋的运作模式,居住在“乐龄社区”年长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居家服务,例如简单的家居维修、基本健康检查等。
此外,还将有专属护理人员协调这些服务,定期探访年长者,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提供支援。
年长者将获得更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在“乐龄社区”内,当局将增设康复与物理治疗设施,政府医院也将在社区里设立健康站。
黄总理说,他所描述的“乐龄社区”,可能在其他国家被称为“退休村”。
“但在新加坡,我们不希望乐龄人士生活在孤立的居住区。相反,我们将在组屋市镇内、在各个年龄段的居民中,建立‘乐龄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