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更多欧洲国家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认为,马上承认巴勒斯坦国,不会改变既有事实,相反可能会损害巴勒斯坦人民利益。
尚穆根星期二(9月2日)受邀出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中东研究所的年度研讨会。
他在问答环节中回应提问时说:“在没有可实际运作的政府、没有可行的两国解决方案的情况下,立即承认巴勒斯坦国,到底是损害还是帮助巴勒斯坦的诉求?”
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超过14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当中不包括美国。
新加坡最大反对党工人党在今年4月发布的竞选纲领中主张,即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尚未对“两国方案”完成谈判,新加坡也应正式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当时受询时说,新加坡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拥有家园的权利,这须以经过谈判拟定的两国方案为基础。我国会在适当时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这一立场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相关决议相符。
尚穆根认为,承认巴勒斯坦国须满足三大条件,这包括实际领土、人口和可实际运作的政府,但现实情况是以色列正积极阻止这事。
外交政策应一以贯之 而非出于情绪反应
此外,随着以色列加强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坊间有者呼吁我国政府对以色列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包括断交。尚穆根说,国家的外交政策应当一以贯之,而非出于情绪反应。
他说,若坚持“凡是违反国际法或人道主义就要断交”的思路,新加坡恐怕也要和一些国家断交,例如那些发生内战、甚至向交战方提供武器的国家。
由于中东局势多变,有与会学者认为,未来非西方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及印度,可在中东区域课题中,扮演更大的角色。
中国北京大学汇丰智库中东研究所执行所长朱兆一博士受访时说,目前中国在推动战争结束上作用有限,但仍密切关注局势,并积极采取行动。
例如,去年7月,中国曾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的高级代表,到北京对话并签署《北京宣言》,希望尽快缓解内部冲突,推动加沙安全问题的解决。
他说,中国的外交立场是支持两国方案,但依照现有紧张局势,要确实落实两国方案,仍有一段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