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集团与银行的电邮来往显示,银行曾对电力市场风险、技术等各方面表示关注,凯发前投资团队主管供称相信林爱莲也知晓银行的担忧,而凯发随后极力与银行协商,说服银行相信大泉水电厂是可靠项目。
大泉水电厂案星期二(9月2日)续审,凯发集团(Hyflux)前执行主席兼总裁林爱莲(64岁),以及另外五名前高管和前董事在这起案件中,面对抵触证券与期货法令的控状。内容涉及凯发两次就大泉水电厂项目(Tuaspring Project)发表公开声明时,隐瞒水电厂得靠卖电来赚钱的关键信息。
林爱莲的代表律师文达星早前已开始盘问控方第二名证人,即凯发集团投资者关系的前企业传播部主管叶雅兰(63岁)。由于她这周无法出庭,控方星期一(1日)传召集团财务部前投资团队主管蓝天亮供证,以国家安全为由申请清堂审理。
控方在星期二早上完成需清堂审理的引证内容,案件下午公开审理,由控方继续引证。
2010年11月,凯发员工发给包括蓝天亮和时任首席财务官赵伟平(56岁)等人的电邮显示,三井住友银行表明对电力价格风险、技术、天然气供应安排等方面表示关注。蓝天亮供证说,相信银行的担忧有被反映给高层,而且林爱莲也知晓。
赵伟平于2010年12月发给林爱莲的电邮中也说,银行正在试图理解凯发由电厂补贴海水淡化厂的金融模式,建议与银行分享呈现给公用事业局的资料,以加速进程,但需删除敏感内容。林爱莲则回说,她认为或有需要向银行展示凯发的商业战略,让银行相信这项业务的可持续性。
蓝天亮解释,银行起初不知晓会有电厂,因此需要更多时间了解详情,凯发过后也继续与银行协商、解释战略,并尝试说服银行相信这是可靠的项目。
凯发在2011年7月宣布从三家银行获取1亿5000万元的融资,但在三个月后终止融资。之后,凯发在2011年10月提供约8亿4000万元的股东借款给大泉水电厂。
大泉水电厂是本地最大及首个结合海水淡化与发电设施的水务项目,人们原以为项目会让凯发再创高峰,结果却成为凯发走向清盘的一大关键。约3万4000名投资者因持有凯发永久证券和优先股,蒙受总计9亿元的损失。
除了林爱莲和赵伟平,另四名受审的被告是前独立董事张兼帼(69岁)、倪子章(68岁)、李裕海(69岁)和穆鲁加苏(66岁)。
案件星期三(3日)续审,由控方继续引证。(部分人名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