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45人将公积金直接转款保健储蓄

字体大小:

公积金局自去年4月起,有条件地允许会员直接把存款转入保健储蓄户头,截至去年底,已有145名会员这么做,转移到保健储蓄户头的金额达120万元。

年满55岁、已满足退休存款要求的公积金会员,自去年4月起可直接把特别或普通户头储蓄转入保健储蓄户头,为自己的医疗开销做准备。截至去年底,已有145名会员这么做,转移到保健储蓄户头的金额达120万元。

在这之前,公积金会员并不能把其他户头存款直接转入保健储蓄户头,他们只能以雇员或自雇人士身份定时缴交保健储蓄,或是以现金方式不定期填补保健储蓄户头。如果雇员年满55岁,想把多余的公积金存款转入保健储蓄户头,就必须先提出现金,再通过“自愿缴交”(voluntary contribution)的方式才能把钱存入保健储蓄户头。

对会员来说,先提款再存入这两个步骤不但麻烦,而且还有可能被退款。这是因为公积金会员不论雇员或自雇人士都有全年缴交额不得超过3万7740元的顶限,如果会员继续缴交,到了年底结算全年总缴交额时,超过这个顶限的自愿缴交额会被退款,这笔退款在存入期间也不能赚取利息。

为了给会员提供方便,中央公积金局自去年4月起,有条件地允许会员直接把存款转入保健储蓄户头,利用这样的“直通车”手续,会员就能跳过“自愿缴交”这一步骤,避免遭公积金局退款。

会员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须年满55岁,由特别和普通户头转入退休户头里的现金储蓄或包括房地产抵押在内的储蓄已达到他那一届的全额存款(Full Retirement Sum),因此普通或特别户口里还有剩余存款。这些会员的保健储蓄户头也未达到该户头的顶限,即基本保健存款(Basic Healthcare Sum)。今年的基本保健存款是5万2000元。

根据公积金局近日发布的年报,“直通车”推出至去年底,有145名会员把120万元的总额直接转入保健储蓄户头,每人平均转款近8300元。自今年1月起,符合以上条件的会员还能把存款转入家人的保健储蓄户头。这些家人可以是兄弟姐妹、配偶和父母等,他们也必须满足年满55岁和保健储蓄还没达基本保健存款的条件。

过半年满55岁会员户头达全额或基本存款

根据公积金局年报,2016年,年满55岁的近4万名活跃公积金会员中,55.3%的存款达到他们那届的全额存款或基本存款(Basic Retirement Sum)外加拥有房产。

转入保健储蓄户头的存款享有每年4%利息,可用来支付个人或直系亲属的医疗费或终身健保保费。

根据公积金局网站资料,转入保健储蓄户头的交易不可逆转,不能用来扣税,如果是自雇人士,也不能用来抵消自雇人士应当缴付的保健储蓄。

何云月(55岁,会计师)的退休存款已超过全额存款,普通户头里还有存款可供转移。不过,她自己的保健储蓄户头今年已达到5万2000元的顶限。她说,如果丈夫的保健储蓄还没有达到顶限,她会考虑转款给丈夫。

她说:“一方面,把钱留在普通户头是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保健储蓄的利息比普通户头高,存款赚取的利息可以用来支付医疗费和孩子的终身健保保费,也挺划算的。”

有会员反映,希望在没有满足退休存款的情况下也能把普通户头存款转入保健储蓄户头,以赚取更高利息。对此,新跃社科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指出,这么做虽然可能帮助支付医疗费,但长远来说却会影响退休入息。

除了转入保健储蓄户头,会员也能把普通户头存款转入自身或家人的特别或退休户头,供退休后每月领取入息。去年,有14万6340人次通过现金或公积金存款来填补自身或家人的特别和退休户头,总额达18亿元,金额要比2015年猛增96%。

填补公积金不同方式

  • 自愿缴交(voluntary contribution):用现金填补,缴交额可同时进入三个户头,或只进入保健储蓄户头
  • 公积金转款(CPF transfer):将普通户头存款转给自己或家人的特别或退休户头
  • 现金填补(cash top-up):用现金填补自己或家人的特别或退休户头
  • 保健储蓄转款(Medisave transfer):将特别或普通户头存款转给自己或家人的保健储蓄户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