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非有地私宅租赁市场,经过1月和2月的传统淡季后,3月份的交易量和租金,分别取得17.1%和0.4%的环比增长。
分析师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对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需要三到九个月后才会显现。商业活动若受到严重打击导致企业裁员,外籍员工会首当其冲,进而使私宅租赁市场承受压力。
房地产网站99.co和新加坡房地产联合交易网(SRX)星期四(4月17日)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本地私宅3月的整体租金上涨了0.4%,同比增幅则是2%。在租赁交易量方面,3月的租赁量,比2月增长了17.1%,预估达5929个单位。若与去年同期比较,增幅达4%。
99.co首席数据官哈金(Luqman Hakim)说,私宅的出租量回升,可能是外籍员工回返本地,以及新聘员工的租赁需求所推动。此外,由于租金上涨,一些租户也为此选择转租更可负担的住房。
哈金也说:“一些暂时性的需求来自购入新私宅的屋主,为了避缴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而先卖掉现有的房地产,再租住其他住房。”
关税不确定性升温 本地租赁市场或承压
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师麦俊荣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则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市场动荡和不明朗因素增加,较为保守的买家可能不会采取以上策略,因此,本地人的租赁需求预计会减少。
橙易集团(OrangeTee Group)首席研究与战略总监孙燕清受访时也有同感。她说:“若关税吹起的逆风加剧,企业的扩张和聘用计划会受到冲击,私宅和组屋的租赁市场都会面对趋缓压力。因此,租赁市场的前景,将取决于未来几个月关税事件的演变。”
以地区分布来看,预估数据显示,代表大众化私宅的中央区以外(OCR)私宅,仍然是3月份最多交易的地区,占比达35.6%;其次是代表中档私宅的其他中央区(RCR),占33.9%;而其余30.5%的交易来自代表高档私宅的核心中央区(CCR)。
在租金方面,其他中央区的租金,环比涨幅最显著,达0.8%;核心中央区的租金涨幅为0.2%,细分市场中最低,中央区以外的私宅租金则起了0.5%。
另一方面,组屋的租赁交易环比增长15.6%,约2720个单位于3月租出,与去年相比的租赁量增加了1%;然而,组屋的租金则持平于2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