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古稀之年,相信多数人都会开始放慢脚步,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但陈仰荃却仍全情投入在她的工作、学习和锻炼中。不仅如此,她还当起义工帮助其他年长者,积极回馈社会。一起来看看这名乐龄女“战士”是如何以乐观、进取的心态维持活跃生活,继续发光发热。

一头利落的短发,一身个性的裙装,从事行销工作的陈仰荃给人的感觉是坚毅、干练,同时又散发着年轻人般的活力,全然看不出她已经70岁。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她透露自己曾因暴饮暴食而陷入健康危机,后又在三个月内改变生活习惯以达到理想体重的一段经历。

约八年前的陈仰荃,和现在判若两人。

那时,她因无法接受离婚的打击而陷入抑郁,总是很想吃东西,结果导致体重急速增加,从原本的55公斤增至70公斤。尽管陈仰荃照常投入于工作,同时积极寻求心理治疗,尽量不让同事看出任何异样,但体型上的改变还是藏不住。更糟的是,她的血压因为体重而逐渐升高,让原本患有糖尿病的她面临更大的健康危机。

“当时医生告诉我,如果情况再恶化下去我可能得服用更多药物来控制,建议我立刻改变饮食习惯,开始运动。这对我来说是一记警钟,我不想接下来靠更多药物过日子,便立下了减肥的决心。”

延伸阅读

提早规划 让她乐享晚年生活
提早规划 让她乐享晚年生活

自律自强重获健康

陈仰荃目前住在锦茂一带的二房式灵活组屋。离婚后独自生活的她知道,只能靠自己的意志来改变现状。

她开始学习如何使用健身器材和制定饮食计划,鞭策自己在最初的三个月得每周上健身房锻炼三次,同时从饮食方面进行大调整,想要用90天养成新的好习惯。

积极健身之外,陈仰荃也热衷于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运动,之后再一起聚餐,不过她仍会控制饮食,不让“病从口入”。(图/受访者提供)
积极健身之外,陈仰荃也热衷于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运动,之后再一起聚餐,不过她仍会控制饮食,不让“病从口入”。(图/受访者提供)

陈仰荃不仅留意自己的饭量,也尽量吃少油少盐少糖的食物,就连她原本最爱的油炸食物,也控制在一周最多只吃一次。

“以前我都会买快餐、椰浆饭等当早餐,但现在我只吃麦片之类的食物,热量减少了很多!”她笑说:“我也和曾经的另一‘最爱’——自助餐说了再见,即使偶尔得出席吃到饱的聚餐时,也会谨慎地挑选食物。”

结果在短短三个月内,她就成功恢复到原本的体重。

“当时医生看我这么快就瘦下来,也很惊讶。其实是开始独自生活的我意识到,如果我都不帮自己,没人会帮我!在我的血压恢复稳定后,不仅不需要服用血压药,我需服用的糖尿病药物从四种减少到了两种,直到今天仍然维持着。”

庆幸加入健康SG计划 省下不少医药费

不仅是需服用的药物变少了,陈仰荃表示她所付的医药费从去年开始也节省了很多,她感谢家庭医生向她推荐健康SG计划。(图/受访者提供)
不仅是需服用的药物变少了,陈仰荃表示她所付的医药费从去年开始也节省了很多,她感谢家庭医生向她推荐健康SG计划。(图/受访者提供)

自己一个人生活不易,陈仰荃也考虑到医药费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加上生活便利,她决定就近复诊,转而在住家楼下的家庭诊所继续好好管理她的慢性病。

去年,陈仰荃也在她家庭医生的推荐下加入了健康SG(Healthier SG)计划。在这计划下,医生不但会与她共同量身制定保健护理计划、跟进她的健康状况,还会提醒她什么时候做什么检查,也为她提供全额津贴的体检和疫苗接种。

由于她必须定期检测血糖和进行一些例常身体检查,也需长期服用控制糖尿病的药物,在“健康SG慢性疾病津贴层级”下,她发现自己能够以相当于综合诊疗所药物的价格,在家庭诊所拿药。

她表示庆幸有遵循家庭医生的推荐。“如果不是有医生定期为我跟进健康情况,我不会知道原来政府推出了这么多鼓励措施和津贴计划,来帮助国人管理健康。”除了获得指定慢性疾病药物的增强补贴,陈仰荃也在健康SG诊所进行全额补贴的健康筛查。

每天步行6000步或举重锻炼

陈仰荃不仅在家独自运动,也会邀好友一起去骑脚踏车、慢跑散步和踏青。(图/受访者提供)
陈仰荃不仅在家独自运动,也会邀好友一起去骑脚踏车、慢跑散步和踏青。(图/受访者提供)

靠着高度的自律和决心成功减重后,陈仰荃仍继续维持运动的好习惯,包括利用Healthy 365应用程序和运动手环追踪每天的运动量,为自己设定了比应用兑换积分至少5000步数还高的目标,要每天至少行走6000步。

有时工作太忙一直坐在办公室内,没有办法走到6000步,陈仰荃就会回家锻炼,像是举哑铃和拉伸等,尽可能完成每天的运动目标。

她也通过Healthy 365应用程序,不时查询住家附近有哪些适合乐龄的活动,例如团体运动课和健康讲座等。若时间允许的话,她也会报名参加。最近,她就通过Healthy 365应用程序报名参加了在住家楼下的公共空间举办的尊巴课。

“我觉得这个Healthy 365应用程序方便又实用,里面有很多活动是免费的,我认为大家应该善加利用。”

除此之外,陈仰荃表示住家楼下就有公园连道,周围也有健身设施,都是锻炼的好地方。周末如果有空,她偶尔也会约三五好友到全岛各个自然保留区、公园等地方健走。

“我是个坐不住的人,一有时间就想外出活动。年轻时,我虽然喜欢打壁球,网球和羽球等,但经常因为工作忙碌而腾不出时间,直到几年前体重和血压飙升的经历,才让我更加意识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强调心理健康 成为关爱乐龄大使

新加坡将在2026年成为超老龄化社会,即21%的人口超过65岁。在这个发展趋势下,除了医疗保健支持系统必须加强,年长者心理健康的管理也不容忽视,例如,如何鼓励年长者积极养老、应对孤独感等。

曾患有抑郁症的陈仰荃自发地寻求治疗,花了六年时间,终于成功走出阴霾。这段经历让她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她表示,她很高兴看到自己邻里的年长者们聚集在组屋楼下聊天和运动,或到附近的活跃乐龄中心参加活动,觉得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有所助益,也有助缓解他们心中的孤独感。

尽管如此,她还是想在这方面做的更多。通过护联中心(AIC)属下的关爱乐龄办事处(SGO),她了解到担任关爱乐龄大使可让她更好地与年长者沟通,给予必要的支持,于是报名参加了培训课程。

受过培训的关爱乐龄大使会登门拜访邻里中60岁以上的国人,向他们讲解可惠及他们的各种措施,了解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并在必要时提供建议或援助。

“有的年长者因为缺乏和外界沟通,对很多资讯一无所知。他们或许有难言之隐,却不知道向谁求助,就这样埋在心里。受训后,我学到跟年长者沟通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单刀直入,对于有抗拒心理的人,也要格外有耐心。”

陈仰荃将在不久后开始执行大使任务,对此,她表示非常期待。

积极进修 分享生活

从没想过要退休的陈仰荃,也喜爱通过Tiktok分享生活、旅游等正能量的讯息。(图/受访者提供)
从没想过要退休的陈仰荃,也喜爱通过Tiktok分享生活、旅游等正能量的讯息。(图/受访者提供)

陈仰荃活跃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自律的精神,感染了许多身边的人。步入七旬的她仍在积极学习各种新技能,包括数码科技。

她通过Tiktok积极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希望把正能量带给更多人。目前,该账号已有超过4000名追随者。此外,她也擅用政府提供的技能创前程津贴,报名参加美妆护肤、摄影等课程。

她坦言,年轻时把全副心思放在工作,把财富看得比健康重要,结果健康和家庭生活都出了问题。但现在,她认为“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从没想过要退休、能量满满的她说:“我还不想慢下来,还有很多新事物想要尝试!”

希望人生下半场,保持健康活力,生活精彩无限?探索一系列助年长者从容管理健康、维持活力的活动、计划和措施。你也可通过“Together, for Better”互动展览,更了解“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计划如何为国人在各人生阶段提供支持,还可参与趣味问答,有机会赢取礼券和独家赠品!点击查看路演何时走进你的社区。

【本文由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