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是一种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多种具有清热、解暑、消炎、利湿等功效的中草药材,配伍煎煮而成的传统草本饮品。凉茶因其天然无咖啡因且药食同源的特性,深受本地人青睐。
中药材店常见的六款凉茶——苦茶、薏米水、金银花茶、罗汉果茶、菊花茶与山楂洛神花茶——各自富含清热解毒、利湿消暑、润肺化痰等功效。无论是抵御夏日暑气,抑或平日调理体质,适量饮用一杯,能在忙碌中帮助“降火”。
苦茶
苦茶主要成分包括多种中草药,具体成分会因配方而异。甘草是苦茶常见的成分之一,它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等。
苦茶能缓解口臭、便秘 、降肝火、退火气和抗发炎等,适合日夜颠倒、操劳常熬夜、火气大者。不过,苦茶属凉性饮品,过量饮用可能伤及脾胃,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孕妇和哺乳妈妈,以及生理期或体质过寒者不宜饮用,也不适合慢性胃炎患者。苦茶不可以空腹喝,而且最好在白天饮用,因为晚上饮用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进一步影响睡眠品质。(文/李亦筠)
薏米水
市售薏米水有的是用两种干薏米熬煮:颗粒小而圆润的“洋薏米”(荷兰大麦仁),以及颗粒大、表面略凹的中国薏米(又称薏苡或薏仁);有的则是只用“洋薏米”。
自古以来,中国薏米因“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而备受推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尤为适合本地湿热气候。洋薏米虽可作粮食,其药用价值尚无定论,但中国薏米煮出的汤水相对清淡,不似洋薏米般浓稠。
若想兼顾药效与口感,建议在家将中国薏米与洋薏米按适当比例混合煮制,即能清热利湿,又兼口感顺滑。(文/孙慧纹)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咽、抗菌抗病毒等功效,尤其适合湿热体质者。日常饮用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痘痘粉刺,以及夏季暑热所致的头痛、发热、口干等症状;清心明目、提升免疫力。
金银花茶宜现煮现用,切勿长时间存放或重复加热,以免失去药效或变质。煎煮后须当天服用完毕。未煎前的金银花可置于冰箱冷藏(约四摄氏度)或蔬菜格(约10摄氏度)中保存,但务必保持干燥,方可确保最佳疗效。(文/孙慧纹)
罗汉果水
罗汉果味甘性凉,煲水饮用的功效包括生津止渴、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和润肠通便等。研究发现,罗汉果含有不少微量元素以及抗氧化物质,有助舒缓餐后血糖的升幅。
罗汉果的甜味源自罗汉果苷,可代替蔗糖,作为没有热量、不会引起血糖反应的选择。基于罗汉果苷赋予的天然甜味,市售的罗汉果水,添加糖一般比其他凉茶少或没有添加糖,因此营养等级标签(Nutri-Grade)常比其他凉茶理想。
自己煲罗汉果水,可买传统深褐色或黄金罗汉果。前者以高温烘干技术制作,黄金罗汉果则是以低温真空脱水制成,较能保住营养和维生素。两者功效大同小异,但深褐色罗汉果的味道是甘甜中带点涩味,黄金罗汉果则较清香、清甜。可搭配山楂、龙眼肉和青柠制成清热消食的饮料。
饮用禁忌:体质寒凉、易敏感或腹泻者。(文/陈映蓁)
菊花茶
在餐馆或在家用餐,偶尔会配一壶菊花茶,消暑解热。菊花茶种类有贡菊、杭菊、胎菊、野菊花等。
中医认为,杭菊具有清肝明目、解毒消炎、散风清热的功效。适量饮用可缓解眼睛酸涩、头晕耳鸣、烦躁易怒等症状。此外,杭菊可补充体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分,还可能具有辅助降血压的作用。
冲泡法影响菊花茶的功效,无论是哪种菊花茶都不能连续饮用。杭菊性寒,体质偏寒者在喝菊花茶时要注意适量,否则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杭菊加上枸杞、黃耆、冰糖是很棒的养生茶饮。
冲泡法:约20朵杭菊和其他材料,倒入500毫升热水冲泡;或简单将一把约70朵杭菊,放入2公升热水,加点枸杞增添自然甜味。(文/林弘谕)
山楂洛神花茶
天气热食欲不佳,颜色漂亮、味道酸酸甜甜的山楂洛神花茶,既是解暑良品,又能开胃健脾,促进消化。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功效包括健脾开胃、消食化滞,以及行气活血等。
性寒凉,同样是味甘酸的洛神花(roselle)则有助于清热解渴、清心降火、止咳、降血压、活血补血以及帮助消化等。
自己煮山楂洛神花茶,可加入甘草片,避免口感太酸,亦可加入少许冰糖。有胃食道逆流,或胃酸过多,不宜空腹喝。(文/陈映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