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外填海造 “长岛” 李智陞:技术与环境研究数月内展开

市区重建局5月14日针对“长岛”计划举行首场公众咨询,约60名公众参与。活动由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左)主持。(取自李智陞脸书)
市区重建局5月14日针对“长岛”计划举行首场公众咨询,约60名公众参与。活动由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左)主持。(取自李智陞脸书)

字体大小:

未来几个月,政府将对东海岸水域的填海造岛工程,展开技术和环境研究。尽管这项“长岛”计划仍处于初步阶段,当局已开始征询公众意见,许多人希望保留现有东海岸公园的魅力,有的则主张加强自然保护工作,维护生物多样性。

政府去年宣布将在东海岸水域,填海造岛和兴建蓄水池。面积约等于两个滨海湾般大的长岛(Long Island)筑成后,可缓解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也能打造休闲设施、住宅和工业园区等。当局当时说,相关技术研究会在今年初开始。

配合这项计划,市区重建局5月14日举行首场公众咨询,约60名公众参与。活动由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主持。当局此前已与利益相关者举行对话会。

国家发展部星期二(5月21日)发文告,概括公众咨询活动的内容。

李智陞为活动作总结时说,与会者希望长岛能保留东海岸公园的特点,比如它的休闲氛围和自然风貌,同时维持开放的环境,无论老少或行动能力都能使用。人们也希望保留那些随着时间积累下来的历史和情感价值,因为东海岸公园已不只是个休闲场所,还是个对大家都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大规模开发也引起公众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好些与会者提出建议,包括保护红树林、珊瑚礁等自然保护解决方案。一些公众如东海岸居民则担心,工程会影响他们的海景,并且带来噪音问题。

李智陞说:“我们将在几个月内展开技术和环境研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和细致的过程,会分许多阶段进行。”

技术和环境研究料耗时约五年

他也提到,这些研究预计耗时约五年,而随着长岛计划按部就班地推进,过程中一定会进行些调整。“每个阶段,我们都必须与居民、商家、休闲爱好者、文化历史工作者和环保人士合作。

“你今天看到的东海岸公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今天,当我们谈到长岛时,想象几十年后,你会开始看到它慢慢成形。这个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

修读地理的淡马锡理工学院二年级学生吴哲铭(18岁),是公众咨询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他受访时说,通过这次活动,他得以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并从多方观点中拓宽视野。

新加坡帆船总会总裁陈伟明(54岁)受访时指出,新加坡对公众开放的海岸线不足10%,而适合帆船、帆板等水上运动的水域不多,唯东海岸最佳。他担心,长岛竣工后,帆船爱好者将难以在蓄水池内进行运动,因此呼吁当局,确保公众未来能自由来到长岛南岸,继续使用开放水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