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数据库找证据 侦破交通违规案件

副总理王瑞杰试驾汽车模拟器,过程中的刹车、加速、换挡等数据都会被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记录。这些信息可供警方用于查案。(梁麒麟摄)
副总理王瑞杰试驾汽车模拟器,过程中的刹车、加速、换挡等数据都会被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记录。这些信息可供警方用于查案。(梁麒麟摄)

字体大小:

急刹、加速、换挡,这些行车数据其实会毫无保留地存储在车辆的电子系统内。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警方如今可运用技术提取车内数据库,找到调查交通事故的关键证据。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五(5月24日)在常年工作计划研讨会上,演示如何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car infotainment system)和车上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 OBD)接口采集关键资料,协助法证调查。

2022年底,网络罪案指挥中心应交通警察的请求,首次提取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数据,协助调查一起超速违规案。调查员后来从通话记录、信息和其他数据掌握了有力证据,循线确定了肇事女子的身份。

这名女子在2023年1月被定罪,被判坐牢五天,吊销驾驶执照两年。警方拒绝透露更多相关细节,包括汽车的品牌和型号。

这项由警方车辆法证组与内政科技局合作开发的技术,目前还处于概念认证的阶段。它可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调取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多媒体播放、蓝牙连接和驾驶数据。车上诊断系统接口则可提取遥感数据和诊断故障代码(DTC)。

这些新技术在一些表面证据较不足的案件中,相信可以更好地帮助警方判断事发时的情况。警方也可通过三维模拟技术,结合这些车辆数据,重建交通事故现场,方便调查工作。

警方发言人受询时说,只要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可被读取和分析,或者与警方正在使用的系统兼容,这些技术也适用于电单车等交通工具。

警方计划在今年全面推出这项车辆法证技术。到时候,按不同车辆的品牌和型号,提取资料的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警方发言人强调,所有提取的数据都将只用于刑事调查。

警方和内政科技局也推出一款自助报案聊天机器人原型(prototype)。它可通过人工智能一问一答,引导公众提供案件详情,再帮公众起草报案内容。起草之后,公众略微修改,即可提交报警。

警方发言人说,公众如今在线上报警后,调查员有时候得跟进询问更多案件细则,如时间、地点等。有了聊天机器人的辅助,就可以查缺补漏,提升办案效率。

这个自助报案聊天机器人仍在测试阶段,日后将在指定的邻里警局试用。

警民合作是警方的另一工作重点。警方将推出网络守护者和网络罪案防范大使计划,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罪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