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波申“梵高专属”社区画廊 时隔13年重新揭幕

社区画廊的画作修复工程自去年12月展开,除了原有的12幅画,参与的义工和居民还绘制九幅新画,包括《加谢医生的肖像》(Portrait of Dr. Gachet)和《阿尔勒的红葡萄园》(Red Vineyard at Arles)。(郑一鸣摄)
社区画廊的画作修复工程自去年12月展开,除了原有的12幅画,参与的义工和居民还绘制九幅新画,包括《加谢医生的肖像》(Portrait of Dr. Gachet)和《阿尔勒的红葡萄园》(Red Vineyard at Arles)。(郑一鸣摄)

字体大小:

逾30名艺术家、义工和居民齐力,参与修复麦波申组屋底层的壁画,让这个“梵高专属”社区画廊在13年后再现新生命。

麦波申比笔路(Pipit Road)第55座组屋在2011年迎来本地首个以荷兰大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作品为主题的社区画廊,由麦波申区的居民和学生等与社会企业“社会创意”(Social Creatives)合作,临摹《自画像》《星空》和《向日葵》等12幅梵高的名作。

时隔13年,社区画廊展开修复工作,并于星期天(5月26日)重新揭幕。

修复工程自去年12月展开,由12名社会企业ArtSolute的义工与20名麦波申区居民,以及13年前曾参与绘制壁画的艺术家萧宝珠携手进行。除了修复组屋底层原有的12幅画,他们还绘制九幅新画,包括《加谢医生的肖像》(Portrait of Dr. Gachet)和《阿尔勒的红葡萄园》(Red Vineyard at Arles)等。

麦波申区议员陈佩玲出席揭幕活动。她受访时告诉《联合早报》,这个社区画廊推出已经十多年,多数壁画的油漆已脱落,色彩暗淡,一些居民反映应考虑重新上色。

陈佩玲说,由于这是一个能够让居民参与的活动,所以修复的费用会由公民咨询委员会承担。“一直以来,我们的基层都致力于设立不同的活动和平台,让居民有机会能聚在一起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而这个修复工程是其中一个能让我们这么做的方式。”

ArtSolute创办人陈世平(43岁)是引领这次修复工程的主要艺术家之一。他受访时坦言,其实修复画作比绘制一幅新画作来得更具挑战,尤其因为这些壁画存在已久,要能够观察此前参与作画的学生、居民或艺术家等的构思和笔法并不容易。

ArtSolute创办人陈世平(43岁)是引领这次修复工程的主要艺术家之一。(郑一鸣摄)

除了组屋底层的这个社区画廊,比笔路第55座组屋周围也有好几幅以梵高为主题的壁画。陈佩玲说,如今社区画廊“室内”部分的修复工程已经完成,接下来他们将聚焦为户外及更大的壁画进行修复。

在麦波申区已居住10年的侯薇莉(55岁,房地产中介),去年12月参与新壁画的绘制。她透露,12月份逢多雨的时候,所以绘制壁画的过程较具挑战,因雨水往往会洒入组屋底层而影响工作,他们每次都要等雨停了才能继续。

她说:“一路来我也有画画,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可以尝试绘制壁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