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潮阳会馆主办热闹欢腾的冬至庆祝活动,大型潮汕英歌舞团、潮州大锣鼓、喜庆锦旗花篮队围绕粤海清庙游行,将潮州民间艺术文化和传统带到市区,吸引许多公众围观。
潮州总会属下基本团体会员在2023年底整合资源,轮流主办活动,庆祝冬至、元宵、端午和中秋四大华族传统节日。“冬至汤圆香又甜,潮人英歌庆团圆”由潮州总会主导,义安公司赞助,潮阳会馆主办。活动协办方是醉花林俱乐部、揭阳会馆、惠来同乡会、潮安会馆、澄海会馆和义安文化中心;支持单位是潮州八邑会馆、南洋普宁会馆、饶平会馆。
星期六(12月21日)正好是冬至,庆祝活动在市区的潮属粤海清庙举行。傍晚5时,超过100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出发,虽细雨绵绵但无阻参与者和观众的热情。游行队伍当中最受注目的,要属穿着鲜艳服装和画上七彩脸谱的英歌队。
潮汕英歌舞是中国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潮阳“三宝”之一,另外两宝是笛套音乐和剪纸。英歌舞可追溯至明代中期,是广东潮汕地区流传的民间街舞,表演者手持英歌槌或手鼓,随着锣鼓声变换舞姿与队形,融武术和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体。
潮阳会馆这次请到来自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潮阳城南忠精英歌队”参加冬至表演,年纪最小的表演者庄恩琪只有五岁,今年4月她与英歌队员互动共舞的一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爆红,吸引许多人关注英歌舞。近期,英歌舞的魅力也透过网络视频传播全球,被称为“中华战舞”或“中华街舞”。
潮阳会馆理事长陈立发在活动开幕礼上说:“潮阳会馆组织这次的冬至联欢活动,是一次珍贵的机会,让我们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强潮州族群的凝聚力。潮阳会馆在延续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注入许多新元素,首次邀请到英歌舞到来表演,让大家可以深刻感受到潮州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庆祝活动另一高潮是潮属会馆搓汤圆比赛,共有10支队伍参加,最后脱颖而出的是义安公司。
潮州总会会长吴乔青博士致辞时说,古代以冬至为岁首,所以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冬至吃汤圆寓意家庭和谐,在历史悠久的粤海清庙共聚搓汤圆、吃汤圆并互送祝福,是莫大缘分,各潮属会馆派代表参加搓汤圆比赛,也展现了潮州人的“大团圆”。
英歌舞闹腾乌节路
英歌舞难得来到新加坡,潮阳会馆特别安排“潮阳城南忠精英歌队”在星期天(22日)下午4时至5时,于乌节路一路游行,一路表演。近50人队伍从爱雍·乌节出发,经过威士马广场,再到义安城广场,奔放的舞姿、豪迈的气势,赢得观众如雷的掌声。
潮阳会馆总务马廷茂告诉《联合早报》:“这是本地第一次邀请这么大型的英歌队前来,除了参与潮社冬至活动,我们也希望让更多公众包括游客能欣赏到英歌舞的表演。”
成立于1926年的潮阳会馆,目前约有1500名会员。副理事长陈运明告诉记者,会馆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天都会召开理事会,由六位正副理事长和署理理事长轮流主持,以加强交流和凝聚力。
正组织郭坚龙是潮阳会馆新生代。他说,40多名理事会成员当中,有十多名年龄在50岁以下。为自我更新,理事会经常组织适合三代同游的户外活动,未来还希望通过增添可吸引年轻人的会馆设施,招募更多新血。
2026年潮阳会馆将迎来100周年大庆,马廷茂强调,有了这次举办冬至庆团圆的宝贵经验,届时潮阳会馆希望可以邀请更大型的英歌队,以及潮州传统潮剧班前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