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审计署发现公用事业局的合同存在违规和窜改迹象后,公用局已扩大内部定期展开的采购和合同管理审计范围,并加强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操作流程;同时,惩处失职的职员。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一(9月22日)在国会答复宏茂桥集选区议员娜蒂的口头询问时指出,审计署发现公用局一份建筑合同的报价可能涉及违规,质疑其中20多个临时报价项目的真实性,所涉金额近15万元。公用局已报警处理,并检查其他类似合同,确定没有发现类似违规。

她说:“若警方调查后发现任何行为不当,公用局会采取纪律处分。”

审计署也在公用局的另一份杀虫剂供应合同中,发现检测报告有窜改迹象,以制造产品合格的假象。

傅海燕说,公用局已完成内部调查,并向有关人员发出正式谴责,并降低表现评级。

延伸阅读

审计署发现四部门七机构有疏失 公用局就合同疏漏报警 
审计署发现四部门七机构有疏失 公用局就合同疏漏报警 
【速读包】审计长报告揭25处疏失 点名政府四部门七机构
【速读包】审计长报告揭25处疏失 点名政府四部门七机构

审计署也发现,在私营厂的公用局水质分析仪维护合同的覆盖范围不足。对此,公用局已通过其他的合同来填补覆盖不足。

傅海燕说,在私营厂安装的水质分析仪是额外的预防性检查,公用局的检查全面,以确保饮用水供应清洁且安全。

六人涉及存库相关失误被纪律处分

至于存库相关的疏漏,傅海燕透露,公用局已确认这是个别职员没有完成必要的检查,以及缺乏监督确保合同符合应履行的要求所引起。公用局已对涉事的六名职员采取纪律处分。

傅海燕说,公用局已扩大采购和合同管理的定期审计范围,包括利用人工智能等数码工具,优化合同要求的检查,以及早发现欺诈的行为。当局也加强了合同管理、检查材料质量等方面的标准操作流程。

傅海燕强调,当局也会针对没有履行职责的承包商采取适当行动。在可行的情况下,公用局也会尽可能推进自动化,减少对人工监督的依赖,以及人为错误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