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纸”难贵?出版社联合抵制电商低价促销

字体大小:

来源:中新社

京沪至少58家出版社“退群”联合抵制年中最大电商购物节618大促销,引发社会关注。

公开报道显示,大促开始前陆续有出版社摊牌,拒绝参与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出的618图书促销活动方案(全品种图书以2-3折参与指定时间段累计八天的促销活动),不承担活动期间产生的任何返利费用。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份“联合声明告知函”,一份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10家北京出版机构发出,另一份是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代表46家会员单位发出。

据知,前述公司是京东商城负责经营图书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综合京沪两地多位出版业从业者提供的信息,在公司尽力压低成本的前提下,一本图书的成本大概是定价的15%-20%,通常印刷、人力和经营成本加总约是售价的35%。这意味着,参与今年618大促的出版社几乎必亏无疑。

出版业从业者受访时普遍认为,促销价触及成本线,对后续价格控制将造成极大影响。无序竞争将层层传导致使图书内容打折扣,读者利益也会受到伤害。

截至发稿,京东方面没有作出官方回应,不过一位京东图书采销工作人员在朋友圈发帖提到,大促方案“只是想通过薄利多销扩大销量,给合作伙伴们创造收益”。

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刊文认为,2010年前后,以当当网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价格战重塑了用户心智,“电商上买书、价低还包邮”,致使出版业利润接连腰斩。十多年来,出版方多次抵制平台大促方案,最终仍是平台占优。

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已经感觉到,这些年出版方为应对打折已将定价逐步抬升。在豆瓣读书小组中,不少书友认为图书定价贵。网友“词不达意”发帖道:“现在什么书价,不打折谁买得下手?”“豆友V5YfzpNa00”说:“咋没有书友以群组为单位共同抵制出版社?”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出版社此次举动是寻求行业自救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工人日报》引述出版业某从业者表示,此番“掰手腕”还因为直播平台兴起,传统电商平台议价“统治力”在下降。京东推出如此低价的促销方案,也与受到直播平台冲击有关。

《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短视频电商码洋比重增至26.67%,成为平台电商之后第二大销售渠道。和2022年相比,除短视频电商码洋比重增加外,其他渠道码洋比重均有下降,且短视频渠道头部图书的码洋贡献在增加。

此外,敢跟电商平台叫板的出版社大多拥有高质量图书和好的图书品种作为支撑,产品不愁卖是他们联合抵制的底气。出版社希望通过抵制争取更多定价自主权和议价能力。

在此次风波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的图书经历短暂下架后重新上架,但无超低折扣。

有出版社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此次京东已放弃此前全品类图书2-3折的促销策略。出版社有了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可自行决定参加平台活动的图书种类和打折力度。

《工人日报》提到,基于图书的特殊商品属性,设计一个适配于中国的图书价格政策应提上日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