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

岳缘:打卡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对电脑的好奇和兴趣,源于高中一次拜访老师的活动。

中学时选修理科,除了考虑毕业后的出路,也是基于对数理化的兴趣。物理,就是事物发生的原理。上物理课时比较专注,是要设法了解那些归纳出来的公式和理论的内容,才能解释千变万化的事物。幸运地在高中时就遇到讲课精彩清晰的林美英老师。在假期的某日,几位同学相约到南大教员宿舍拜访林老师。机缘巧合下,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南大的全国首创电脑中心。这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唤醒了我们的好奇虫,电脑也成了同学多人日后大学的选修课程。可惜那时相机还不普及,不然那就可算是“打卡”电脑中心了。

由于国民服役和选修课程,我是在五年后上过了理论课和与电脑“沟通”的程序语言FORTRAN课,才有机会与电脑这庞然大物打交道。沟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习打卡!我们要把指令,通过如英文打字机那样的打卡机,在电脑卡上打出一个个的小方格洞,电脑才看得懂。每张卡约19x8厘米,左上方缺一角,好让电脑辨别抽取阅读的方向。卡的上面有横向12行,纵向80列,一张卡是一条指令。指令的每个字母就对应了在该行的不同位置的小方洞。例如A的代表,从上到下是0xx0xxxxxxxx (0代表洞)。有艺术细胞的同学就常爱用这些卡洞设计图案互传。一个普通的问题基本上也要用上几百条指令来完成,所以一个电脑程序往往就是一叠两三厘米厚的电脑卡。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