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赖清德就职演说使两岸敌意螺旋升高

台湾总统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引发北京强烈不满,对台发动一系列文攻武吓。图为北京民众5月24日阅读一份报道解放军在台湾周边进行军事演习的报纸。(法新社)
台湾总统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引发北京强烈不满,对台发动一系列文攻武吓。图为北京民众5月24日阅读一份报道解放军在台湾周边进行军事演习的报纸。(法新社)

字体大小:

台湾总统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引发北京强烈不满,对台发动一系列文攻武吓;赖清德政府事后则重申两岸政策并未改变,且富有善意。台湾学者分析,这次事件凸显台湾新政府与北京之间存在严重认知落差,未来四年两岸敌意恐进一步螺旋升高。

赖清德星期一(5月20日)在就职演说中,以《中华民国宪法》为依据,具体阐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更进一步强调“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皆是我们自己或国际友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名称”。

相较于前任总统蔡英文2016年就职时以“对岸”称呼中国大陆,赖清德在演说中则直称“中国”

这样的论述引发北京强烈不满,除了官媒连日撰发评论批评外,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陈斌华两天内连续发布三则新闻稿批评赖清德的谈话,包括定调“台湾地区领导人‘5·20’讲话是彻头彻尾的台独自白”等。

陈斌华还说,赖清德的谈话“不仅没有回答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而且妄图改变两岸关系性质。这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挑衅”。

身兼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秘书长、中共对台第三把手的中央外办主任兼外长王毅,更是点名批评赖清德“背叛民族和祖先的丑行令人不齿”。

他也特别提到,“任何人妄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都将以失败告终。他们每兴风作浪一次,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就巩固一分,对中方立场的理解支持就增进一分”。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研判,当赖清德强调台湾与世界的连结,北京就会更进一步以“中国代表世界”回应。

就在赖清德就职当天上午,大陆国家安全部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批评美台掏空“一中原则”,并强调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内容确凿,逻辑严密,不容质疑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两度陪同前总统马英九出访大陆的政治大学东亚所名誉教授邱坤玄,5月22日出席台湾辅仁大学外语学院日本暨东亚研究中心举办的选后座谈会时,对照王毅的说法进一步指出,美国近年确实援引联大2758号决议,主张“台湾地位未定”,借此促进台湾的国际参与。

他研判,接下来北京针对台湾的国际斗争,将会围绕以“一个中国原则”,对付基于联大2758号决议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联大2758号决议于1971年10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会议表决通过,内容是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同时驱逐当时蒋介石政府的代表。

在赖清德就任后,北京除了严词文攻之外,解放军东部战区自5月23日起一连两天于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南部、东部及金门岛、马祖岛、乌丘屿、东引岛周边,展开“联合利剑—2024A”演习。

这次军演范围远超过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2022年访台后的军演。分析普遍认为,这很可能是解放军攻台时封锁台湾对外联系的军力布署。

中国大陆解放军东部战区5月23日起再次实施围台军演,范围涵盖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南部、东部及金门岛、马祖岛、乌丘屿、东引岛周边,被解读为攻台时封锁台湾对外联系的军力布署。图为台湾空军一架幻影2000型战斗机,5月23日准备降落在新竹的一个空军基地时,引起民众观望。(法新社)

对于大陆的文攻武吓,赖清德政府态度相对低调,且不断重申就职演说已传达善意。

台湾政府的大陆委员会副主委梁文杰5月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进一步指出,赖清德在演说一开始就说“依据中华民国宪政体制”,这当然包括《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梁文杰说,因此新政府在两岸政策上、在国家定位上是一贯的、没有改变。

针对赖清德就职演说提出两岸对话重启对等观光旅游、大陆学位生来台就读,梁文杰则再次喊话,希望北京可以加以回应。

他更提出,在重启双边对等观光旅游部分,可以看到大陆先前有抛出一些主张、要求、前提,不符合台湾对于双边对等观光的期待;不过目前仍把这些对岸抛出的要求列入考虑中,将会积极地面对问题。

但台湾国家安全局外围智库“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执行长董立文,在赖清德就职隔天就在国策研究院举办的座谈上坦言,台湾过去几任民进党籍的总统提出温和、有节制的论述,北京都不领情。这次赖清德无论说什么,对岸都不会接受,索性直接发出坚定而清晰的信号,“不再让北京得寸进尺”。

邱坤玄则在辅大座谈会上研判,从赖清德演说过后两岸的反应可以看出,双方对彼此认知落差都很大。大陆对自身发展深具信心,认定时间站在他们那边;赖政府也深信与美国关系深厚,定能与大陆抗衡

他认为,这将使未来四年两岸敌意进一步升高,台湾恐怕要将重点放在危机预防上。

至于两岸的互动模式,邱坤玄推断,北京未来仍有可能会选择性地与若干民进党人接触,但绝不可能有官方、党际之间的互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