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虽体积小,也不是主角,却在料理中扮演关键调味角色——各类香草(herbs)与香料(spices)不仅各具独特色香味,还具有抗氧化、抗炎以及维护心血管健康等保健功效。

香草通常指植物的叶子,香料则涵盖植物的其他部位,如种子、花、果、树皮和根。下厨时巧用香料和香草,可减少盐分和酱料用量,帮助降低菜肴的钠含量,对管控血压也有一定作用。

干燥香草易于贮存,方便使用,味道通常比新鲜香草浓郁。(游甯稀摄)
干燥香草易于贮存,方便使用,味道通常比新鲜香草浓郁。(游甯稀摄)

不加盐会淡而无味?别担心。我们的味觉受体细胞每10至14天更新一次,所以只须持续一两周,就能适应盐分较低的饮食。

下列六种香草与香料常用于西餐,干燥版本易于贮存,方便使用,味道更浓郁。如果偏好较明亮、清新的调味或点缀效果,新鲜香草也是不错选择。

月桂叶(bay leaf)

带有幽微清香的月桂叶常用于炖煮料理。它也是药用植物,功效包括舒缓消化不良、改善食欲不振、减轻恶心、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痛和镇静安神等。

延伸阅读

生吃蔬菜 营养不破坏
生吃蔬菜 营养不破坏
亚洲香料 活用生香增益健康
亚洲香料 活用生香增益健康

不过,正因为有药理作用,所以必须慎用,特别是孕妇、哺乳中的妇女,或是有消化道疾病、肝功能不全或痛风等状况的患者,建议先咨询医生再食用。

月桂叶可水煮、炖汤或泡茶(用热水沖泡5至10分钟)。稍微撕裂再加热,有助于释放香气。(文/陈映蓁)

百里香(thyme)

百里香原产于地中海,叶片细小、气味清新,可鲜用或干用。它是西式汤品、烤肉、酱汁的常见调味料,烹调时宜早放入锅以充分释放香气。

百里香含有百里酚与挥发油,具有抗菌与抗炎的特性。它在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时代即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与防疫。现代研究也同样肯定百里香萃取物,在止咳与缓解急性支气管炎方面的应用价值。不过,正在服用华法林(warfarin)或其他抗凝药的患者应先咨询医生。因为百里香可能影响维生素K的代谢,或与抗凝药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文/孙慧纹)

欧芹(parsley)

欧芹味道清淡温和,适合多种西式料理,可生食或熟食。常用于意大利面、炖菜、汤品中提味增色,也可做沙拉、装饰,或切碎撒在菜肴上。

它富含营养,包括叶酸等B族维生素、微量的B12辅酶,以及维生素K、A和C。同时,它更含有多种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自由基的侵害。欧芹也含有镁、硫、铁、锌、锰、硒、碘和钙等多种矿物质,对微量矿物质缺乏的人群有益。

欧芹常被视为一种天然的重金属辅助排毒剂,尤其在帮助排出体内铝方面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然而,它的草酸含量较高,有草酸代谢问题的肾病患者应慎食。(文/李亦筠)

罗勒(basil)

罗勒香气浓郁,带有一丝薄荷和胡椒味,常用于意大利菜。

据《本草纲目》记载,罗勒属性辛温,具有散瘀止痛、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活血益气等功效。罗勒所含的丁香酚具独特香味,更被认为有助改善消化以及促进食欲。罗勒所含的一些化合物具有镇静神经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从而改善睡眠品质。但罗勒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损元气。特别是红斑狼疮症患者、孕妇以及服用血液稀释剂者,务必谨慎食用。(文/李亦筠)

小茴香(cumin)

小茴香香气浓郁,带点独特的甘草和微甜味,用途广泛,涵盖烹饪、药用和园艺等方面。

小茴香是世界各地厨房中不可或缺的香料。它是中餐卤味的灵魂,能让肉类去腥增香;同时是西餐和印度菜的风味基石。

中医认为小茴香具有药用功效,能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常用于治疗寒疝腹痛、妇女痛经、食欲不振等病症。研究显示,小茴香富含抗氧化剂,具抗炎作用。小茴香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它也有助于排除积存的气体,有健胃、行气的功效。

小茴香籽可经蒸馏提取精油,用于芳香疗法和护肤品中。有胃热、肺热,或小肠膀胱等疾病,或相关症状者,不适合食用小茴香。(文/林弘谕)

迷迭香(rosemary)

早期希腊人使用富含抗氧化剂的迷迭香,来提高记忆力和刺激大脑功能,帮助减缓或防止重要细胞成分的氧化损伤。

研究显示,迷迭香具有多重功效,包括促进免疫功能;防止消化不良;保护皮肤和头发等。其他好处包括支持肝脏和肺的正常运作,缓解疼痛和促进呼吸功能。平日工作疲劳,迷迭香也可帮助改善倦怠和嗜睡状况。

由于其独特的风味,迷迭香的叶、茎、花富含芳香油,常被用作烹饪或精油中的香料。它也可沖泡成茶饮,有助提神醒脑。

大量摄入迷迭香可能引起胃痛和消化不良。一些报道指出,迷迭香使用剂量过多,可能刺激孕妇的子宫收缩,使用时应格外谨慎。(文/林弘谕)